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上海音乐学院 [2]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
出 处:《音乐时空》2015年第6期21-28,共8页Music Space
基 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创新项目";项目编号:12YS078
摘 要:随着我国现代音乐创作近几十年来的蓬勃兴起,越来越多的专业作曲家将创作视角投向了民族乐器,此间由郭文景、谭盾、唐建平、杨青等一批当代杰出作曲家创作的竹笛作品应运而生。由于这些现代作品的产生,对竹笛演奏者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演奏者,究竟该如何把握作品的意境?如何来传达现代作品的审美体验?这除了需要演奏者对作品有一定的了解、能够深度进行二度创作之外,更重要的是如何将那些源于传统的竹笛演奏技法运用于现代作品的演奏中去。为此,本文从对《愁空山[1]》《苍[2]》《飞歌[3]》《<天问>之问[4]》等四部现代作品中所出现的传统竹笛技法进行分析,以此去探讨竹笛演奏技法的源与流。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