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莉娜[1]
机构地区:[1]《上海采风》编辑部
出 处:《上海采风》2015年第5期24-29,共6页
摘 要:本刊的"走近群像"栏目,大部分是走近某个群体,比如音乐新人、戏曲新秀、海外书法家。也有走进艺术团体的,比如民族乐团、电影博物馆等。促发我从"走近"到"走进"《大商海》剧组的,是缘于以下三个原因:一是领衔人物的"原创情结",二是我首次在话剧舞台上看到"骨子里笔挺的上海男人",三是"尹雪艳"的余韵未消……上海的原创匮乏是老话题了,但敢于在"正统话剧越来越式微于市场"的背景下做"反其道而行者",这不但需要勇气,更需要才气。徐俊导演继2013年把根据白先勇同名小说改编的沪语话剧《永远的尹雪艳》搬上舞台并引发关注之后,又推出凸显海派特色的原创话剧《大商海》,再加上计划在明年推出的原创音乐剧《犹太人在上海》——他的"野心"是希望这一有组"上海三部曲"可以展现上海自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至今的文化脉络,成为海派话剧中真正叫得响、留得下、传得开的原创好作品。受他这份铆住"海派原创"不松手的雄心感染,我决定继"尹雪艳"之后,走进《大商海》剧组。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18.245.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