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产产业化保护发展的模式与对策分析  被引量:4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孟晓[1] 刘艾芗[2] 

机构地区:[1]山东科技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山东青岛266590 [2]东营职业学院,山东东营257000

出  处:《山东社会科学》2015年第5期181-186,共6页Shandong Social Sciences

基  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我省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产业化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4DJJJ13);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蓝色经济区文化产业特征与发展研究"(项目编号:J13WJ51);山东科技大学群星计划项目"新经济时代理工科院校音乐专业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qx2013365)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文化遗产产业化保护发展应以文化产品生产与文化市场理论为基础,坚持遵循文化发展和市场经济双重规律,坚持特色发展与多样性并重,坚持产业统筹联动与主体多方协调的原则,促进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在具体的产业化开发过程中,要结合区域内产业结构及文化环境特点,在旅游开发、体验开发、产品开发三类文化遗产基本开发模式的基础上,应注意通过顶层设计,促进横向的同类项板块、纵向的互补性板块、区域的集聚性板块、科技的提升性板块一体化综合开发,形成集聚与互动效应。为此,需要从政府宏观调控方面,加强法制保障、政策支持、经费投入、机制设计,从市场微观主导方面,加强品牌建设、战略创新、市场营销,从社会相关各界辅助方面,加强社会力量参与、人才队伍建设、各界协同创新,为文化遗产产业化保护传承与发展保驾护航。

关 键 词:文化遗产 产业化保护 保护原则 开发模式 对策建议 

分 类 号:G03[文化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