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董晓烨[1,2]
机构地区:[1]黑龙江大学文学院,哈尔滨150080 [2] 东北林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哈尔滨150040
出 处:《学术交流》2015年第5期184-188,共5页Academic Exchange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当代华裔美国文学叙事学研究”(13CWW028);中国博士后第56批面上资助项目“当代华裔美国文学的叙事伦理与性别政治”(2014M561380)
摘 要:情节是叙事作品的核心要素,亚里士多德奠定了西方情节研究的基础。在他之后两千余年,情节研究大体并未超越亚里士多德的研究限域。这一状况从20世纪60年代起有所突破。经典叙事学和后经典叙事学研究者从结构、类型和修辞三个方面,以更为科学、客观和系统的方法打破了以往侧重主观阐释的枷锁,拓展了以往情节研究的思路。经典叙事学从情节的基本元素、组合方式、整体设计和结构相似性等方面,激活了人们对情节的再认识,提升了研究的理论高度。后经典叙事学在本质主义的研究基础上加入了认知、女性、修辞等其他学术视角,使得当代叙事学情节研究走向了更为开放的领域。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19.1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