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弱两需分野下我国判决说理模式新探——以S市F区法院判决书为样本的研究  被引量:2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滇[1] 樊华中 

机构地区:[1]嘉兴学院,浙江嘉兴314001 [2]上海市奉贤区人民检察院,上海201400

出  处:《法制与社会发展》2015年第3期93-108,共16页Law and Social Development

基  金:中国法学会课题"农民工身份影响量刑差异的实证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目前判决说理的批评存在起点式的错误,判决说理应当分清"弱需说理"与"刚需说理"。通过对S市F区法院刑事判决样本分析,70%-80%的判决属于"弱需说理"案件,不需要详尽说明理由。"刚需说理"只占案件总量较少部分。从F区的"刚需说理"案的判决情况来看,其判决说理有了较大改善,但也存在需要继续改善的技术性问题,即争议事实单独列明;争议证据单独列明;争议证据与矛盾事实之间关联性应单独列明;法律适用说理中应并行形式推理与实质推理,刑事判决应增加量刑说理。在比较法视野上考察国外判决说理的真实情况,公众对法院的判决说理期待需要观念重塑,由此得出的评价才会更加客观。

关 键 词:判决说理 刚需说理 判决文书 判决可接受性 

分 类 号:D926[政治法律—法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