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决说理

作品数:37被引量:210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周芳芳赵晓英林喜芬万毅曹志勋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四川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法律方法》《中国刑事法杂志》《东方法学》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中国法学会部级法学研究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裁判文书说理规则的建构--以阿列克西的法律论证理论为基础
《关东学刊》2024年第5期5-18,共14页钱炜江 
浙江省地方立法与法治战略研究院研究项目“司法裁判的说理规制研究”(2019—c—003)。
阿列克西的法律论证理论旨在解决以拉伦茨为代表的德国评价法学中所谓的“评价客观性问题”。基于这一出发点,通过将评价法学作为桥梁,可以将阿列克西的理论与我国裁判文书说理实践经验相结合,从而提炼出更加具体且具有操作性的规则。...
关键词:法律论证 判决说理 法律解释 
浅析提升判决说理可接受性之路径
《时代人物》2024年第16期0118-0121,共4页罗雪琴 
判决说理已然成为论证和解释判决之形式正义和实质正义的可视化语言工具。然而,检视目前判决文书说 理现状,不难发现说理薄弱引发的说理可接受性不足的问题较为常见。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对判决说理之理念轻视导致 法官不愿说理,对判决说...
关键词:判决文书 说理 可接收性 
换位共识:法官与当事人的沟通策略与效用
《法大研究生》2021年第2期101-118,共18页武佳 
传统司法研究以“法的供给”“法的需求”两种单向视角,作为法官或当事人的司法行动策略的观察视角,研究重心在于法官与当事人之间的权力争夺。但仅从单向视角观察,难免忽视法官与当事人在推进案件有序进行中的合作因素。从法民沟通的...
关键词:情理 法理 话语选择 判决说理 
“德法融贯”之构造逻辑与规范表达——以“孝道”在判决说理中的运用为视角
《山东法官培训学院学报》2021年第2期124-136,共13页况继明 
法律与伦理道德的内在价值一致性决定了"德法融贯"于司法裁判的合理性。伦理道德是裁判文书说理论证依据之一,应遵循法律为主、伦理为辅的说理逻辑,区分法律和伦理的运用层次及融合点。针对裁判文书说理论证存在的伦理内容与法律法规脱...
关键词:家事审判 裁判文书说理 融贯论 伦理道德 
判决说理应用宪法解释法律的基本逻辑及规则--以402份法律文书援引宪法进行判决说理的公共法律服务功能分析为中心视角被引量:1
《山东法官培训学院学报》2020年第6期1-18,共18页杨凯 
作者主持的2020年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视野下的法治湖北建设路径研究”(项目批准号:HBSKZD2020023);司法部2017-2019年国家治理与法学理论重点课题“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及其评价标准研究”(项目编号:2017SFB1006)的阶段性成果。
司法实践中援引宪法进行判决说理主要目的不是为了对宪法进行解释,而是应用宪法对一般法律规范进行解释。有的案件并不具备需要援引宪法说理的必要性,也没有完全依据宪法原则控制说理限度,在部门法的领域中应用一般解释方法无法得出唯...
关键词:判决说理 宪法解释方法 公共法律服务 类型化案件 裁判规则 
《南京社会科学》2019年总目录
《南京社会科学》2019年第12期157-162,共6页
关键词:政治逻辑 德勒兹 刑事判决说理 《南京社会科学》 人类命运共同体 完善路径 口述史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政治学 
经验法则适用的两类模式——自对彭宇案判决说理的反思再出发被引量:28
《法学家》2019年第5期31-44,192,共15页曹志勋 
以反思十年前作出的彭宇案一审判决书及其说理为契机,认真对待经验法则,为案件中盖然性较低的经验法则之处理提供理论工具。实务中对经验法则的适用,可以分为常规和弱化两类模式。经验法则的适用以社会上典型的事件经过为核心,根据盖然...
关键词:经验法则 盖然性 表见证明 裁判说理 彭宇案 
我国刑事判决说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路径——以地方基层法院刑事判决说理为例的分析被引量:4
《南京社会科学》2019年第7期92-98,共7页杨帆 蓝章湖 
刑事判决理由的理性阐释是法官裁判的逻辑演绎,亦是社会对公平正义的内在需求。本文通过翔实的数据,深刻分析当前我国的刑事判决说理存在的制作粗糙、繁简不当、重证据罗列,轻证据和法理分析等现象与刑事判决说理呆板僵化、不系统、不...
关键词:刑事判决 说理 问题 路径 
我国司法判决说理修辞风格的塑造及其限度——基于相关裁判文书的经验分析被引量:24
《法制与社会发展》2019年第3期89-105,共17页王聪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研究"(15ZDC029)的阶段性成果
从风格视角来观察判决说理的表达方式,有助于人们跳出形式逻辑的桎梏,重新认识其独特的修辞意义。我国司法判决说理的新风格之所以萌芽,具有深层的社会原因和制度原因,但其发展又受到现实环境、科层体制、司法习性等因素的制约。尽管在...
关键词:判决风格 说理 修辞 听众 法理 
因维修记录引起的汽车销售欺诈纠纷类案裁判要旨比较分析——以最高人民法院第17号指导性案例与宾利汽车销售欺诈案判决说理的类比被引量:1
《人民司法》2019年第5期53-57,共5页杨凯 秦娟 
案号一审:(2016)黔民初166号民事判决书二审:(2018)最高法民终12号民事判决书一、两起汽车销售欺诈纠纷的'类案不同判'在2013年10月2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修改的决定,修订后的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规定,将...
关键词:指导性案例 维修记录 最高人民法院 判决说理 宾利汽车 比较分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