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宋晓慧[1]
机构地区:[1]河南漯河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漯河462000
出 处:《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年第7期88-88,114,共2页Chinese Journal of Practical Nervous Diseases
摘 要:急性脑梗死(ACI)作为临床上较常见的疾病,实质是一种由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 ,AS )导致的慢性炎性疾病[1]。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 )被认为是影响动脉粥样硬化及脑梗死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目前,他汀类药物因具有调整血脂、稳定斑块、改善内皮细胞功能及抗炎等功能而被广泛应用于急性脑梗死的治疗[2 ]。由于采用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治疗临床疗效有一定差异,因此,本文分别采用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探讨最合适的阿托伐他汀剂量,现报告如下。
关 键 词:急性脑梗死 阿托伐他汀 高敏C反应蛋白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分 类 号:R743.33[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