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芮鸿岩[1]
机构地区:[1]盐城师范学院,江苏盐城224051
出 处:《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5年第3期88-92,共5页Journal of Chinese Youth Social Science
基 金: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社会转型期高校德育实践路径创新研究"(课题编号:11YJA710042);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大学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模式研究"(课题编号:11BKS07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双循环"模式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为目标,以宣传教育、示范引领、实践养成为手段,通过校内、校外教育要素的循环,实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操作模式。校内循环即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学等部门紧密配合,通过课堂内外的互融互通,共同构建起明确目标—知识教育—专业实践—校园文化实践—修正目标的校内教育循环体系,全力拓展、深化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校外循环是基于同一目的,充分挖掘整合社会教育资源,构建起明确目标—信念教育—社会实践—行为转化—修正目标的校外教育循环体系,形成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合力。两个循环相互融通需要以顶层设计来促进循环合力最大化,以支撑条件来保障循环流程最佳化,以跟踪评估实现循环效果最优化。
关 键 词:双循环模式 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育 践行
分 类 号:G641[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16.93.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