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高全喜[1,2]
机构地区:[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 [2]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
出 处:《探索与争鸣》2015年第5期74-78,共5页Exploration and Free Views
摘 要:考察宪法,尤其是政治宪法学研究,必须把一国之内政与外部世界联系在一起予以考察研究,否则所谓宪法学研究就是片面的和空洞的。与此相关,世界主义也应该有一个宪法学的视野,或者说关于世界主义的叙事,如果缺乏一个立宪主义的国家构建的视角,也同样难以思考关于未来新世界主义的共和邦联问题。晚近以来的世界主义的历史叙事或国际关系学说,大多忽视这样一个基于立宪政体的规范主义视角,不是现实主义的,就是乌托邦主义的。从新世界主义的视角审视政治宪法学的政治观,由此分析政治宪法学视野中的政治宪法是如何借助于中国宪制与新世界主义的相互形塑而形成的,最终可以看出,中国政治宪法学的自由政治观是与新世界主义的未来政治观若合符节的。
关 键 词:政治宪法学 新世界主义 新天下主义 国家建构 立宪政体
分 类 号:D911[政治法律—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D0[政治法律—法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