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与构造  

Space and Structure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曾群[1] 李保峰[2] 崔岩 王刚 陈浩如[5,6] 

机构地区:[1]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2]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3]大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4]都市元素(北京)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5]中国美术学院建筑学院 [6]陈浩如设计工作室

出  处:《城市环境设计》2015年第2期174-174,共1页Urban Environment Design

摘  要:曾群:竹子有两面性,一个是日常性,一个是戏剧性。比如说士大夫的表达"可以食无肉,但不可居无竹"就体现了竹子的这两种特性。将竹子作为材料重新以当代的形式进行演绎,如何演绎和表达是非常重要的,不知道你是怎样的看法?李保峰:竹子的生长很快,可再生、强度很高,可降解,所以它有社会学意义和生态意义的材料。但是从建筑学角度,我更清楚看到回到本原的东西,尽管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竹子依旧是区别于木头,区别于其他物质的材料。我更希望看到竹子自身的特点,比如竹节。如果竹子没有了竹节,与楠木或者又有什么区别呢?曾群:请陈浩如先生谈一谈,在乡村建筑营造的过程当中是怎么样理解竹子这种材料的以及如何将这种传统材料进行重新的现代演绎的?

关 键 词:陈浩如 乡村建筑 日常性 生态意义 竹材加工 热压工艺 冷压工艺 物化形式 生态自然 清风亮节 

分 类 号:TU238.2[建筑科学—建筑设计及理论]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