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丁丽娟[1] 董丽华[1] 王树东[1] 高玲[1] 龚守良[1] 袁长吉[1]
出 处:《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15年第4期316-320,共5页Chinese Journal of Radiological Medicine and Protection
摘 要:放疗是目前临床常用的肿瘤治疗方法,但由于肿瘤存在辐射抗性,往往影响其疗效[1].自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CSC)学说提出以来,其放疗的抗性已成为肿瘤疗效的重要影响因素.近年来,先后在脑胶质瘤、乳腺癌、肺癌和前列腺癌等多种实体瘤中分选到CSC.这类细胞虽然仅占整个肿瘤细胞的一小部分,但是它们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是肿瘤发生、扩散和复发等过程中的“起始细胞”,也可能是肿瘤治疗失败的根源所在.肿瘤干细胞概念的提出,给传统肿瘤放射治疗学带来了新进展,也带来了新的挑战.理论上讲,CSC属于慢分裂细胞,大部分处于细胞周期的G0期,具有周期长、代谢慢的特点[2],因此,对电离辐射具有天然的耐受性.射线杀死了大多数分化的肿瘤细胞,留下少数CSC成为放疗后复发的根源.通过侧群(side population,SP)细胞获得的结果证实,CSC对低传能线密度(LET)辐射(60Coγ射线,1~ 10 Gy)有明显的抗性,而对高LET辐射(中子,0.1 ~4.7 Gy)敏感[3].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