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中山大学附属孙逸仙纪念医院内分泌科,广州510120 [2]中山大学附属孙逸仙纪念医院核医学科,广州510120
出 处:《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5年第4期369-371,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Endocrinology and Metabolism
摘 要:Graves病是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可累及全身多个系统,包括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及消化系统。早在1874年,Habershon[1] 首次报道了Graves病合并肝功能异常并死亡的病例。Biscoveanu等[2] 研究表明,37%的Graves病患者至少存在1项肝功能指标的异常。我国有学者提出将Graves病累及肝脏,引起肝肿大、肝功能异常、甚至黄疸,统称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性肝损害[3] 。但随后更多的报道是抗甲状腺药物如丙基硫氧嘧啶、甲硫咪唑及甲亢平引起中毒性肝损害及胆汁淤积性黄疸[4,5] ; 131 碘治疗Graves病引起严重的肝损害则少有报道。本文结合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对本院收治的1例大剂量131 碘治疗Graves病后发生严重胆汁淤积性黄疸并死亡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诊治措施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预防。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18.32.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