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梁剑[1]
出 处:《哲学研究》2015年第5期55-62,共8页Philosophical Research
摘 要:通过对"正义"的哲学语法考察,本文认为在这个全球地方化的时代,人类需要一种天人共同体视域下的正义观。我们思考"正义",便需要同时注意到"正义"的三重面相,即旧义、翻译义和新义。我们应当从"正义"相对于"justice"的"偏离"中细心体察汉语思想自主创新的端倪,进而通过思考自觉地参与到"正义"之新义的生发过程。Justice以权利为中心,彰显个体自主原则、平等原则和理性原则。与之相比,天人共同体视域下的正义观同时强调先天道德情感、特别是仁的普遍性,它也对justice所隐含的原子式理性个体的预设提出质疑。同时,此种正义乃是在天人共同体的视域中理解人,包括人的担当与理想之境。正义的国家理当助成全人类中不同的个体与群体在天地之间"各正性命,保合大和"(《周易·乾·彖传》)。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