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丁寅[1]
机构地区:[1]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正畸科军事口腔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710032
出 处:《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15年第5期275-277,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Stomatology
摘 要:近年因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joint disorders,TMD)就诊的患者日益增多,而作为治疗TMD的方法之一,咬合调整越来越多地用于临床,正畸治疗是咬合调整的主要手段.因此,正畸医师对正中(牙合)(centric occlusion,CO)、正中关系(centric relation,CR)、下颌位置以及颞下颌关节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迄今为止,关于正畸治疗中下颌位置、正中关系、正中(牙合)仍存在不同观点,尚未达成共识.Roth-Williams正畸理论(简称RW理论)更重视正中关系在确立正中咬合中的重要性,并强调以正中关系位(centric relation position,CRP)确定正畸治疗应建立的正中(牙合)位,即正中(牙合)位与正中关系位一致.此观点受到部分专家的质疑,本期文章“谈正畸治疗中的正中关系”例举了大量相关参考文献,从正中关系的定义,CRP的论述及争议、正中关系的论述及争议、正畸治疗中面弓的使用等方面对正畸治疗以CRP确定正畸治疗目标正中(牙合)位的观点提出了不同意见.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17.203.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