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孟庸教授治疗肾性水肿的临床经验总结  被引量: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肖小惠[1] 李惠林[2] 翁妍珊 刘德亮[1] 王孟庸[2] 

机构地区:[1]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临床医学院,深圳518033 [2]深圳市中医院,深圳518033

出  处:《中西医结合研究》2015年第2期109-110,112,共3页Research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基  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

摘  要:水肿病在《内经》中称为“水”,《灵枢·水胀》篇曰:“水始起也,目窠上微肿,如新卧起之状……足胫肿,腹乃大,其水已成矣”,指出水肿病的主要症状,并据此分为“风水”、“石水”、“涌水”。到《金匮要略》则以“水气病”设立专篇并论及脉证治法,《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曰:“风水……外证骨节疼痛,恶风;皮水……外证肘肿,按之没指,不恶风,其腹如鼓”,篇中水气病分为风水、皮水、正水、石水、黄汗五种类型,亦有五脏水及水分、气分、血分之分,此皆异流而同源。从其临床表现看,本病是体内水液潴留,泛滥肌肤,致头面、眼睑、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为特征的一类病证。《素问·水热穴论》指出本病:“其本在肾,其末在肺”,《素问·至真要大论》也指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可见本病形成与肺、脾、肾三脏密切相关,在《内经》时代已有明确认识。至元代《丹溪心法·水肿》将水肿分为阴水和阳水两大类,指出:“若遍身肿,烦渴,小便赤涩,大便闭,此属阳水;若遍身肿,不烦渴,大便溏,小便少,不涩赤,此属阴水”。

关 键 词:肾性水肿 临床经验 《金匮要略》 治疗 “风水” 《内经》 至真要大论 水气病 

分 类 号:R249[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R277.5[医药卫生—中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