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曲家的身份认同与观念阐释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汪超[1] 谭帆[2] 

机构地区:[1]安庆师范学院文学院 [2]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出  处:《文艺研究》2015年第5期94-102,共9页Literature & Art Studies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明清传奇戏曲文体观念与文体嬗变研究"(批准号:12YJC751076)成果

摘  要:古代曲家的"身份认同"是考察古代戏曲史的重要视角。古代文人涉足戏曲领域的不同身份定位,影响其戏曲创作与理论批评的心态和观念,并且呈现出戏曲发展史的阶段性特征。元代书会才人"行家"与"戾家"的身份区别,显示传统文人的优越心态和审美趣味。明代曲家自我身份的认定呈多元化倾向:立足文人"才士"的身份底色,或纠结于"名家"与"行家"的区分、或出现"专家"对"名家"的批评论辩,最终催生出"砚田糊口"的职业曲家。清代曲家则回归文人学者的正统身份,视"填词为文字之一体"。围绕古代曲家的身份认同及其观念阐释,贯穿古代戏曲发展史。

关 键 词:曲家 戏曲创作 文人士大夫 古代戏曲 戏曲史 文人学者 古代文人 李渔 审美趣味 传奇戏曲 

分 类 号:I207.3[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