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胡宪章[1]
机构地区:[1]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精神科,河南新乡453002
出 处:《新乡医学院学报》2015年第5期383-387,共5页Journal of Xinxiang Medical University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81371504)
摘 要:强迫性神经症(简称强迫症)是以强迫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症。一般来说,强迫症起病年龄较早,可终生患病并导致患者及其家属生活质量下降,影响其社会功能,增加医疗负担。目前,强迫症治疗指南推荐的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主要是指认知-行为治疗),这2种治疗方法一般在治疗后4~6周起效,有效率50%~70%,但在完成充分治疗的患者中,仅10%达临床痊愈水平,约60%的患者对药物治疗反应不佳而被认为药物难治型强迫症。药物治疗和认知-行为治疗的局限性提示有必要对强迫症的病因和治疗加以反思,并探索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近年来,本文作者提出强迫症发病假设,即害怕负性事件的发生在强迫症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并结合认知理论和应激-应对理论,建立了强迫症的认知-应对治疗方法。
分 类 号:R749[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