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伴群体构成对儿童发展的影响及启示  被引量:10

Effects of Peer Composition on Childrens' Development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云运[1] 骆方[2,1] 孙铃[3] 刘方琳[4] 

机构地区:[1]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北京100875 [2]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北京100875 [3]中央财经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北京100081 [4]北京体育大学运动人体科学学院,北京100084

出  处:《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期59-70,共12页Journal of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多元环境交互背景下学校群体隔离对流动儿童学校适应的影响"(14YJC190026);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专项资金项目(SKZZX2013093)

摘  要:同伴群体是儿童发展的重要情境。学校中的同伴群体构成及其对于儿童发展的影响,长期以来是教育学、社会学、经济学和心理学共同探讨的一个研究主题。从20世纪60年代起,研究者最初着眼于学校的同伴群体构成对儿童学业成就的影响,后逐渐扩展到儿童社会性发展领域。研究发现,同伴群体构成有多种指标,同伴群体的社会经济地位、种群构成、学习能力,以及同伴群体在某些情绪行为上的特征都会影响儿童个体的发展,不同同伴群体构成指标在影响儿童发展的方向、大小上存在差异,同时又受到儿童自身背景特征(种族、家庭背景、学业能力水平等)的调节而产生多样化的结果,反映出同伴群体构成本身的多样性和其效应的多元性和复杂性,也揭示了深入研究的必要性和前景。对于这种影响的内在机理,研究者从家庭背景与资源、学校环境与条件、教师观念与行为、同伴互动与文化等多个视角入手,提出了理论解释,但理论导向的实证研究仍很不足。在未来研究中,建议加强对多元环境中调节因素的综合考察、加强追踪研究、深入开展内部机制研究;同时加强我国关于同伴群体构成的本土化研究,弥补当前研究的空缺,回应我国学生群体构成复杂多样的现实,为优化学校生源配置和环境创设提供科学借鉴。Very rich studies have so far investigated the effects of peer group in school on childrens' academic achievement since 1960s and expended into social development in recent years. Findings indicated that the socio-economic status, racial or ethnic compo- sition,learning abilities,as well as emotions or behaviors of peers are able to influence childrens' development for varied children groups in many ways. Family background, school setting, teacher expectation and behaviors and peer culture can explain the effects of peers which to some extent have important implication for the theory and the practice under discussion.

关 键 词:同伴群体构成 儿童发展 同伴群体社会经济地位 同伴群体种群构成 

分 类 号:G44[哲学宗教—心理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