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波的特点、产生机制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方佳[1] 崔丽英[1] 

机构地区:[1]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内科,北京100730

出  处:《癫痫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2015年第3期174-178,共5页Journal of Epileptology and Electroneurophysiology(China)

摘  要:电刺激神经干后可于该神经支配的肌肉上记录到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ompoundmuscleactionpo—tential,CMAP)以及潜伏期长于CMAP的各种晚反应,包括F波、H反射及A波等。随着刺激部位和刺激强度的改变,这些晚反应的潜伏期可发生变化。F波是最常见且临床应用最多的晚反应,主用于研究运动神经近端病变。

关 键 词:A波 复合肌动作电位(CMAP) 轴索反射(MAR) 吉兰-巴雷综合征(GBS) 慢性炎性 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CIDP) 

分 类 号:R746[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