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出 处:《中华医学杂志》2015年第20期1628-1630,共3页National Medical Journal of China
摘 要: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种胃肠道慢性复发性疾病,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近20年发展中国家的IBD发病率出现大幅上升趋势.IBD可极大地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与肠道恶性肿瘤的发生相关,已成为现代胃肠道疾病研究热点之一.IBD病因不清,目前认为与遗传、免疫、感染、环境等多方面因素有关.近年来,许多研究认为胃肠道微生物与IBD发病相关,但具体病原体尚不明确.幽门螺杆菌(H.pylori,HP)是一种常见的革兰阴性微需氧菌,属于螺杆菌属,已与人类共生超过50 000年.许多研究证实HP感染与多种消化道疾病密切相关[1].近年亦有多个研究发现HP感染与炎症性肠病也存在一定联系,但各研究的结论并不一致.现就HP感染和IBD关系的研究和进展作一综述,以期对两种疾病之间的关系有更全面的认识,对IBD的疾病本质及治疗产生新的理解.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19.74.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