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出 处:《中华消化杂志》2015年第5期291-293,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Digestion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00261)
摘 要:食管腺癌(esophageal adenocarcinoma)的发生与长期慢性炎性反应有关,Barrett食管(Barrett's esophagus)是导致该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在过去的40余年间,食管腺癌的发病数逐年攀升,流行病学资料显示食管腺癌发病率较1970年已增加了7倍.以往研究已明确大部分食管腺癌的发生是由于Barrett食管所致,而Barrett食管的发生与胃食管反流有直接的关系.但在临床上,40%的食管腺癌患者并没有确切的反流病史[1],而且不到50%的食管腺癌患者活组织检查发现特化的Barrett食管黏膜病变.因此,对于Barrett食管和胃食管反流是食管腺癌发病率增高的主要原因这一观点,需要重新思考.多方位多角度认识一个疾病,最关键的切入点就是疾病的起源.对于食管腺癌的起源问题,在学术界一直存有争议.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在该领域又出现了新的观点.因此,有必要对食管腺癌的起源进行再认识,为探索食管腺癌的发病机制提供新思路,并最终为该病的预防和临床诊疗提供新策略.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