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吴海英[1] 任莉[2] 陶叠红 苏传勇[2] 陈志炉[2] 蒋慧芳[2]
机构地区:[1]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2]浙江省立同德医院血液科
出 处:《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5年第3期348-350,共3页Clinical Education of General Practice
摘 要:Ph染色体是9号染色体长臂上的ABL基因与22号染色体长臂末端的BCR基因发生融合,形成融合基因BCR/ABL,常发生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cytic leukemia, CML)患者中,也可见于2%~5%的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20%~35%的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然而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cytic leukemia, AML)中,出现Ph染色体阳性(Ph+)的非常少见,检出率仅为0.9%~3%[2]。Ph+AML预后极差,中位生存期9个月[3],伴有染色体复杂核型的患者更是罕见,生存期极短,患者在常规治疗期间未达到完全缓解或缓解后很快复发。现总结浙江省立同德医院血液科成功治疗的一例Ph+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acute-monocytic-leukemia,AML-M5)伴复杂核型患者报道如下,以期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关 键 词: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PH+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文献复习 核型 PH染色体阳性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AML-M5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