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物教之“物”的分析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有奎[1] 

机构地区:[1]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  处:《现代哲学》2015年第3期1-7,24,共8页Modern Philosophy

基  金: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资本逻辑与虚无主义的内在关系研究"(12YJA720036);2013年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资本逻辑与中国发展道路基础理论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拜物教是马克思学说的重要范畴。物、物化和物象化概念是一组与拜物教密切相关的概念群。拜物教之"物"有两重意蕴:一是物与物的关系掩盖着人与人的关系,人在观念和行为方面认同物的逻辑;二是物与物的关系隐藏的人与人的关系不是泛泛之论,而是特指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拜物教之"物"的社会表征主要有四个方面:人役于物;抽象化、形式化;合理化、算计和效率;流动性。物之解读的意义在于,既看到当今物之时代强调规则、秩序、能力、形式的必然性和进步性,避免简单化的道德批判,又看到它的局限性和现实超越的长期性。

关 键 词:拜物教  人与人的关系 物与物的关系 

分 类 号:B17[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