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物教

作品数:1165被引量:1736H指数:1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张一兵王晓升刘召峰孙亮仰海峰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北京大学吉林大学南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物质到符号的迁徙:商品拜物教与消费社会的虚拟化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5年第2期34-39,共6页丁子宸 苏成爱 
文章以马克思《资本论》中的商品拜物教理论和鲍德里亚《消费社会》中的符号消费理论为基础,结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物质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实际,深入探讨从“物质到符号”的迁徙逻辑、对当代社会的深远影响及其应对策略。在资本主义...
关键词:商品拜物教 符号消费主义 物质文明 精神文明 中国式现代化 
关于卢卡奇物化理论中“融合问题”的再考察
《今古文创》2025年第9期67-70,共4页黄源祯 
“商品拜物教”批判与“合理性”思想之所以能够在卢卡奇物化理论中进行融合,关键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一概念作为了嫁接点。虽然卢卡奇结合以泰罗制为代表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阐发出了新的时代背景下生产力对于劳动者的量化统治,但他未...
关键词:物化理论 商品拜物教 量化原则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数字空间拜物教的生成机制、权力机制与消解策略
《理论导刊》2025年第3期92-96,共5页孙全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改革开放40年中国伦理道德数据库建设研究”(18ZDA02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问题哲学理论前沿与理论创新研究”(18ZDA026)。
数字空间拜物教是产生于数字空间的拜物教现象,其生成于社交媒体与信息传播以及网络文化与消费心理的共同作用,社交媒体通过平台的设计和运营刺激用户对数字产品的追求欲望,不断强化数字空间拜物效应;网络文化和消费心理使得人们对于虚...
关键词:数字空间拜物教 数字技术 数字伦理 
马克思拜物教批判语境中的微观权力问题
《理论探讨》2025年第1期149-157,共9页陈飞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政治经济学批判视域下的微观权力思想研究”(21BZX030)。
拜物教批判理论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拜物教批判理论不仅指出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被物与物之间的关系所支配的客观事实,而且还从主体意识的角度阐明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承担者是如何认同和接...
关键词:拜物教 微观权力 人的存在方式 政治经济学批判 
马克思商品拜物教批判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新丝路》2025年第5期0046-0048,共3页苏慧钰 
商品拜物教批判思想既是贯穿《? 资本论》?的核心内容,也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通过不同阶段的理论发展,揭示了商品拜物教的表现及本质,指明了商品有何神秘性及其为什么会受到人的崇拜,从而进一步对商品拜物教...
关键词:马克思商品拜物教批判思想 商品经济 意识形态 
基于数字平台的数字拜物教生成机理探赜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18-25,共8页张超群 张春霞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2024YCXS177)。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平台逐步成为资本积累的新场域,这一新的生产组织形态将资本主义带入平台资本主义时代。数字平台作为数字崇拜的现实场域,借助海量数据聚合与提取、数据商品化等功能逐步推动数字拜物教的形成,这其中算法技术和机器...
关键词:数字拜物教 数据商品 数字平台 数字技术 
数字拜物教思潮的兴起原因、现实表征及治理路径
《实事求是》2025年第1期24-32,共9页赵科博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党的建设学科研究方法论研究”(21BDJ013)。
数字拜物教的兴起根源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转型和数字技术的发展,它是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和资本拜物教在数字时代的延伸。其中的数据垄断、平台经济主导和数字技术应用的资本化过程,逐渐导致大众对数字化事物的盲目信赖。这种现象...
关键词:数字拜物教思潮 意识形态 数字化 
拜物教现象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现实挑战及其有效治理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10-17,共8页林贤明 周宇昕 
中共中央宣传部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资助项目“新时代坚持和巩固党的文化领导权问题研究”(2021QNYC063)。
马克思主义把文明看作是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成果的集合,强调文明社会要同时实现高水平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双重繁荣。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辅相成、互促互进、协调发展,对扎实推进...
关键词:马克思拜物教批判 物质文明 精神文明 中国式现代化 
《论犹太人问题》对资本主义人权批判的三重维度及其当代价值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38-46,共9页盛立民 沈思圆 
《论犹太人问题》是马克思首次系统明确地阐述人权思想的著作,是其由理性主义人权观向历史唯物主义人权观转变的思想起点。马克思从现实性与社会性出发将人视为感性存在与类存在的结合体,超越了资本主义人权的抽象人性论基础;赋予人类...
关键词:资本主义人权 人性 私有财产 金钱拜物教 人类解放 
马克思生息资本理论的总体逻辑及其当代视野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91-96,共6页姚晶晶 张永庆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政治经济学批判逻辑及其当代价值研究”(22BKS004)阶段性成果。
生息资本是以货币形式存在的特殊商品,源于职能资本中部分货币资本的独立化,它在形式上脱离了职能资本的运动媒介,产生了货币自行增殖的幻象,成为“最富有拜物教性质”的资本形式。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中系统地梳理了生息资本的发...
关键词:生息资本 《资本论》 拜物教 金融危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