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华夏文明之符号承载与对外传播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靳琰[1] 杨晓红[1] 

机构地区:[1]西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  处:《丝绸之路》2015年第10期9-12,共4页The Silk Road

基  金:2013年度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华夏文明译介与传播基地建设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批准号:13YD018

摘  要:2013年,甘肃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获得国务院正式批复。统计显示,甘肃在历史遗产、经典文化、民族民俗文化、旅游观光文化等四类资源丰度排名中位列全国第五,这些都成为甘肃辉煌文化和华夏文明不可磨灭的文化符号和印记。甘肃传统文化涉及到历史传统、文化传承、社会习俗、地方制度、宗教哲学、服饰、建筑、书法等各种文明积淀。甘肃的文化资源丰厚,要让丰厚的文化资源活起来,需要通过新的创意,结合现代技术,让沉睡的文化符号活起来、动起来,从而形成文化生产力。甘肃文化的对外传播亟需建设语言服务业,壮大对外翻译力量,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培养国际一流的传播翻译人才。

关 键 词:华夏文明 文化传播 翻译人才培养 

分 类 号:G122[文化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