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免疫学教研室,热带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州510080
出 处:《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2015年第5期395-397,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Microbiology and Immunology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71576,81371794);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S2013010016454)
摘 要:登革病毒( dengue virus, DENV)是一种经蚊虫传播的黄病毒,主要流行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登革病毒有4种血清型( DENV1、DENV2、DENV3和DENV4),均可引起登革热或有更严重临床表现的疾病,如登革出血热( dengue henor-rhagicfever,DHF)、登革休克综合征( dengue shock syndrome, DSS)[1]等。登革热是一种急性发热性疾病,并伴有头痛、后眼窝丛痛、肌痛、关节痛、皮疹、出血表现和或白细胞减少。登革出血热的主要特征性表现是血小板减少、出血性表现、血浆渗漏迹象;可能导致低血压性休克和死亡[2]。最新统计每年全世界有超过5000万人感染登革病毒,出现登革热症状的案例达到960万[3];近50万人住院,25000人死亡,主要高发于儿童[4]。研究发现登革病毒可逃逸人类免疫应答,尤其是固有免疫应答。本综述旨在介绍宿主干扰素产生和效应,以及登革病毒拮抗干扰素系统分子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5]。
关 键 词:登革病毒 抗干扰素 分子机制 系统 急性发热性疾病 固有免疫应答 登革休克综合征 亚热带地区
分 类 号:R373[医药卫生—病原生物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5.149.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