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干扰素

作品数:34被引量:41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蔡晓莉张复春杨文博曹宇张磊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中山大学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诺维莫尼公司更多>>
相关期刊:《实验动物科学》《现代检验医学杂志》《微生物学通报》《动物医学进展》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肉羊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羊口疮病毒VIR蛋白生物活性鉴定及表位预测被引量:1
《动物医学进展》2022年第5期18-22,共5页成伟伟 杨军祥 常攀峰 李元新 陈伯祥 赵子惠 杨明 常亮 
甘肃省畜牧兽医研究所创新项目(GMCX-2019-3)。
为研究羊口疮病毒(ORFV)VIR蛋白的生物活性,扩增了绿色荧光蛋白基因EGFP和ORFV的VIR基因,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VAX1-EGFP和pVAX1-VIR-EGFP,转染至BHK-21细胞,在荧光显微镜下进行了EGFP和VIR与EGFP融合蛋白的绿色荧光检测,用ORFV的全病毒...
关键词:羊口疮病毒 抗干扰素蛋白 细胞表位 
要为英烈树丰碑——记“最美奋斗者”金春燮
《新长征(党建版)》2020年第2期48-49,共2页姜永年 
金春燮是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汪清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他在十几年的时间里,自筹和协调政府部门投入资金1300余万元,建起了77座抗联烈士丰碑,创办了吉林省首个县级运营的"英烈网".
关键词:童长荣 汪清县 纪念碑 烈士陵园 抗干扰素 奋斗者 
重症肌无力患者血清中抗干扰素-α2抗体和抗干扰素-ω抗体的临床意义
《中华医学杂志》2019年第41期3227-3231,共5页齐媛 张璘洁 张秋侠 王静 杨丽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771363)。
目的检测重症肌无力(MG)患者血清抗干扰素(IFN)-α2自身抗体和抗IFN-ω自身抗体水平,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基于125I标记的IFN-α2、-ω、乙酰胆碱受体(AChR)和肌肉特异性酪氨酸激酶(MuSK)的放射免疫沉淀法检测2013年就诊于天津医科大...
关键词:重症肌无力 放射免疫沉淀法 自身抗体 干扰素-α2 
无公害棚室西葫芦高效生产技术措施被引量:1
《吉林蔬菜》2017年第5期6-7,共2页邱晓峰 
西葫芦含有丰富的纤维素,能够促进胃肠的蠕动,加快人体的新陈代谢,对人体排毒养颜,预防治疗便秘有很好的作用。西葫芦含有一种抗干扰素的诱生剂,能够提高人体免疫力,调节人体新陈代谢,达到减肥、抗病毒的作用。西葫芦籽的热量较高,蛋白质,
关键词:高效生产技术 人体新陈代谢 抗干扰素 排毒养颜 诱生剂 抗病毒 缓苗 腐熟鸡粪 日历苗龄 灭扫利 
猪治疗病毒性疾病中干扰素的应用分析被引量:2
《兽医导刊》2017年第12期188-188,共1页宋建设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猪病毒性疾病治疗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传统的治疗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对病毒的认识不清、抗生素的适用范围狭小、免疫调节方式不灵活等等。针对以上情况,治疗人员应该选用优质干扰素,发挥抗病毒...
关键词: 病毒性疾病 治疗 抗干扰素 应用分析 
羊传染性脓疱病毒抗干扰素基因(VIR)研究进展被引量:3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15年第12期1181-1184,共4页王玲玲 刘永杰 郑海学 张克山 刘湘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NSFC-31201914);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No.2013M530683);国家现代肉羊产业技术体系(No.CARS-39)联合资助~~
羊传染性脓疱病毒(ORFV)是痘病毒科副痘病毒属的成员之一,引起严重的人兽共患传染病。该病毒基因组全长约134~139kb,编码130多个蛋白,抗干扰素基因是ORFV编码的具有拮抗宿主干扰素功能的蛋白,在ORFV突破宿主免疫屏障过程中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羊传染性脓疱病毒 VIR基因 研究进展 
登革病毒拮抗干扰素系统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2015年第5期395-397,共3页汪义 张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71576,81371794);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S2013010016454)
登革病毒( dengue virus, DENV)是一种经蚊虫传播的黄病毒,主要流行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登革病毒有4种血清型( DENV1、DENV2、DENV3和DENV4),均可引起登革热或有更严重临床表现的疾病,如登革出血热( dengue henor-rhagicfever...
关键词:登革病毒 抗干扰素 分子机制 系统 急性发热性疾病 固有免疫应答 登革休克综合征 亚热带地区 
干扰素与病毒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2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2014年第1期79-80,F0003,共3页杨蕴芝 殷建忠 朱武洋 
干扰素(interferon,IFN),是由英国科学家Isaacs于1957年通过鸡胚绒毛尿囊膜研究流感病毒干扰现象时首先发现的[1].干扰素是病毒感染机体时,宿主细胞通过抗病毒应答产生的一组结构类似、功能相近的低分子糖蛋白,是机体抗病毒感染机制...
关键词:病毒感染机制 抗干扰素 相互作用 机体免疫反应 肿瘤细胞增殖 抗病毒效应 鸡胚绒毛尿囊膜 抗病毒应答 
E3蛋白:一个重要的痘苗病毒抗干扰素免疫逃避因子被引量:2
《免疫学杂志》2013年第10期898-902,共5页于少雄 颜新敏 张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31101802);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2012AA101304)
痘苗病毒能够对抗宿主的抗干扰素作用是其致病机理中的一个重要方面。E3蛋白是由痘苗病毒编码的一类重要的抗干扰素免疫逃避因子,它通过其羧基末端的dsRNA结合域与dsRNA作用后抑制干扰素产生系统中的PRK、2′,5′-OAS/RNaseL系统和RNA...
关键词:痘苗病毒 E3蛋白 免疫逃避 抗干扰素机制 
一株H5N1 NS1蛋白第101位点的甲硫氨酸决定该蛋白抗干扰素能力及亚细胞定位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2012年第10期787-794,共8页孟晋 张振锋 郑振华 刘艳 王汉中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批准号:2012CB518904)资助项目
A型流感病毒NS1蛋白有两种抗干扰素(IFN)机制,一种通过抑制RIG-Ⅰ信号转导完成,另一种通过与CPSF30结合,阻断细胞前体mRNA剪切和加工.目前,NS1拮抗Ⅰ型IFN生成的具体机制还不是十分清楚.本文结果显示,PR/8/34NS1蛋白部分定位于细胞质...
关键词:A型流感病毒 H5N1 NS1 干扰素Β CPSF30 核输出信号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