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韩文章[1] 周科成[2,3] 陈波[4] 陆二梅[2,3] 汪涛[1]
机构地区:[1]济南军区青岛第一疗养院第一疗养区,青岛266071 [2]中国医科大学 [3]中国药科大学转化医学实验室,南京211198 [4]济南军区青岛第一疗养院第二疗养区,青岛266071
出 处:《神经解剖学杂志》2015年第3期369-373,共5页Chinese Journal of Neuroanatomy
摘 要:胶质母细胞瘤是成人最常见的恶性脑内肿瘤之一,尽管目前有多种治疗手段,患者诊断后的生存期仍然较短[1]。胶质瘤具有高度浸润性、对常规治疗抗拒的特点,并且复发率高、预后差[2]。为提高治愈率,目前研究主要集中于胶质瘤复发相关的细胞分子机制[3]。最近研究发现在肿瘤中存在一群分裂缓慢、对目前治疗手段具有抗拒性的恶性细胞,这群细胞是胶质瘤形成、维持、侵袭、复发的主要原因,被称为肿瘤始动细胞或者胶质瘤干细胞(CSCs)[4,5]。这些肿瘤细胞具有许多正常神经干细胞的特征(NSCs),具有自我更新复制能力和增殖分化为不同类型细胞的特征,它们和NSC具有一部分相同的分子标记物如CD133和巢蛋白(nestin)等。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