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行的足迹——在绘画中的材料与精神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栗壮志[1] 

机构地区:[1]深圳大学师范学院美术系

出  处:《美术观察》2015年第7期88-89,共2页Art Observation

基  金:深圳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成果;项目名称:中国南方地区油画保存与修复及其材料技法研究;项目编号:00036306-801

摘  要:泰戈尔在《飞鸟集》里写道:“世界上的一队小小的漂泊者呀,请留下你们的足印在我的文字里。”我常想着把我的痕迹留在一幅幅画面中。绘画可以说植根于人们的生存方式和文化环境之中,是对自己的生存方式及文化类型的视觉语言的思考和回应。我选择了这一技术和材料语言来传达和表述。早在春秋战国时代,齐人记载的百工之事的史籍《考工记》中,就揭示了“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为良”的艺术创作规律和美学原理。

关 键 词:飞鸟集 齐人记 漂泊者 材料语言 《考工记》 美学原理 春秋战国时代 文化环境 环境变化 创作规律 

分 类 号:J205[艺术—美术]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