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黄平[1] 文安智[1] 易韦[1] 文敬[1] 张赟[1]
出 处:《中国妇幼保健》2015年第21期3699-3701,共3页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Care of China
基 金:贵州省科技联合基金〔黔科合SY[2010]3130号〕
摘 要:目的研究浸润性乳腺癌中醛糖还原酶(AKR1B1)、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蛋白的表达及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分析AKR1B1、ER、PR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之间的相关性。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浸润性乳腺癌及淋巴结转移灶中AKR1B1、ER、PR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40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中,AKR1B1(+)25例,AKR1B1(-)15例,AKR1B1阳性表达率为62.5%;淋巴结转移19例,淋巴结转移率为47.5%;淋巴结转移灶中AKR1B1均表达,淋巴结转移的患者AKR1B1阳性表达率为100.0%。40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中ER(+)、PR(+)17例,ER(+)、PR(+)患者中AKR1B1(+)8例,AKR1B1阳性表达率为47.1%,淋巴结转移4例,淋巴结转移率为23.5%;ER(-)、PR(-)共15例,ER(-)、PR(-)患者中AKR1B1(+)12例,AKR1B1阳性表达率为80.0%,与ER(+)、PR(+)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淋巴结转移9例,淋巴结转移率为60.0%,与ER(+)、PR(+)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PR(+)共5例,ER(-)、PR(+)患者中AKR1B1(+)3例,AKR1B1阳性表达率为60.0%,淋巴结转移4例,淋巴结转移率为80.0%,与ER(+)、PR(+)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R(+)、PR(-)3例,ER(+)、PR(-)患者中AKR1B1(+)2例,AKR1B1阳性表达率为66.7%,淋巴结转移2例,淋巴结转移率为66.7%,与ER(+)、PR(+)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浸润性乳腺癌中AKR1B1蛋白的表达与ER、PR的表达有相关性,ER(-)、PR(-)患者AKR1B1的表达显著高于ER(+)、PR(+)患者,AKR1B1与ER、PR的表达呈负相关,证明AKR1B1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且AKR1B1在淋巴结转移灶中均有表达,提示AKR1B1淋巴结的转移及预后密切相关。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89.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