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重庆三峡学院文学院
出 处:《芒种(下半月)》2015年第7期59-60,共2页
基 金:重庆市社科规划培育项目(项目编号:2013PYZWL08);重庆三峡学院校级重点项目(项目编号:14ZD05)
摘 要:汉人建立起了"《诗》源观",他们认为《诗》源内涵与建立目的均与汉代《诗经》学有紧密的关系。为何具有源头作用?汉人认为是因为《诗经》具有政教功能,这就是汉人认为的《诗》源内涵。故而他们一方面以政教功能批评屈骚、辞赋;另一方面,亦要求在创作上遵循。他们建立这个观点的真正目的乃是想建立起由《诗》而骚而赋的政教统绪。我们可以总结说,汉代建立这个观点没有(当然也不可能,因为文学还未进入自觉时期)进行文体渊源的逻辑证明,故而不是从文体这个本体上、而是从政教功能角度来进行的。由此而论,这个观点与文学本质属性无关,它只是汉代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发展下的产物,是与汉代文学发展的阶段特征相一致的。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