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华林

作品数:20被引量:8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重庆三峡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诗》《诗经》汉代孔子删诗说司马迁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文艺评论》《北方论丛》《古籍整理研究学刊》更多>>
所获基金: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历代巫山题画诗论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22年第3期12-22,共11页张华林 
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师范专业认证下的中国文学类课程教改研究”(203450)。
巫山文化传播过程中,历代巫山图和巫山题画诗起着重要作用。巫山图的创作始于东晋宗炳,唐代巫山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逐渐成为绘画对象,初步确立了巫山文化的图像传播方式与内容,宋元明清时期的巫山文化图像传播方式、内容、媒介等得到全...
关键词:巫山 巫山神女 绘画 题画诗 
东汉服虔《诗经》学辑考被引量:1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20年第1期12-18,共7页张华林 曾毅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春秋》学与汉代《诗经》学关系研究”(18BZW033);重庆三峡学院中国语言文学市级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经费资助。
清代以来,学者或以服虔治《鲁诗》,或以主治《韩诗》,偶也兼及《毛诗》。但经过清理残存的服虔涉《诗》文献,发现其《诗经》学应以《毛诗》为主,兼治《韩诗》。服虔的《毛诗》学,表现为以《毛传》训释《左传》词汇与相关《诗》文;以《...
关键词:服虔 《诗经》 《左传》 互动 诠释 
郑玄之“以《诗》为法”论
《北方论丛》2019年第4期32-36,共5页张华林 李俊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春秋学与汉代《诗经》学关系研究”(18BZW033);重庆市教委人文社会科学项目“董仲舒与汉代‘以《诗》为法’研究”(15SKG147)
董仲舒提出的“以《诗》为法”(将《诗》作为人们言行的法则)之用《诗》理念为汉人所接受,为汉人用《诗》方式。郑玄对之做了细致的阐发,特别是从“孔子删诗”角度将董仲舒的“以《诗》为法”转变为“孔子‘以《诗》为法’”,极大地拓...
关键词:董仲舒 郑玄 诗经 以《诗》为法 删诗 
接受、拓展与异议:论郑玄与“孔子删诗”说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9年第2期88-93,共6页张华林 滕新才 
重庆市教委人文社会科学项目(项目编号:15SKG147)阶段性成果;重庆三峡学院中国语言文学市级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经费资助
班固等在接受"孔子删诗"说的同时又提出了异议;郑众则否定"孔子删诗"说。郑玄在前人的基础上,提出《诗》曾先后经大师、孔子多次删编之说,并结合其《诗》学思想阐述了他们各自删编之内容、依据、方式与目的等,极大地拓展了"孔子删诗"说...
关键词:郑玄 诗经 孔子删诗 
“《诗》源观”对汉代文学批评的影响
《作家》2015年第12X期208-209,共2页曾毅 张华林 
重庆市社科规划培育项目“中国古典诗学中的‘《诗》源观’研究”(项目编号:2013PYZW08);重庆三峡学院校级重点项目(项目编号:14ZD05)
"《诗》源观"对汉代的文学批评产生了重要影响,突出表现于汉代的屈骚批评和辞赋批评中。汉代《诗》学的性质决定了汉人认为《诗经》源头内容在于政教功能方面,于是"《诗》源观"对汉代的文学批评的重要影响亦至于此:强调讽谏功能,强调美...
关键词:《诗》源观 文学批评 影响 
文学地理学视阈下李白诗歌的“三峡”情结
《作家》2015年第10X期147-148,共2页宦书亮 张华林 
重庆市社科规划项目“唐宋流寓文学与地域文化关系研究”(编号:2013pyzw07);三峡文化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开放研究基金重点项目“唐代流寓三峡文人与三峡文化互动关系研究”(编号:KF201301);重庆市高教改革研究重点项目(142002);重庆三峡学院重点科研项目(编号:14ZD02);重庆三峡学院教研项目(编号:JG120617)阶段性成果
李白诗歌中之所以具有"三峡"情结,是深受其自身寓居经历和三峡独特的文学地理的影响,其情结主要表现为对三峡山水的歌咏和神女的膜拜、对三峡人婚恋生活的描述以及故乡之思、借三峡历史传说中的人物抒发政治情怀,从形成了独特的艺术特色。
关键词:李白 三峡情结 诗歌 
和谐教育与中国古代文学教学
《教育》2015年第35期53-53,共1页曾毅 张华林 
本文是在《大学生和谐教育新论》一文的基础上继续践行“和谐教育”这个问题的成果,主要是从教学实践方面,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法,从而实现和谐教育的衡量标准,达到和谐之境。也就是说,如何从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内容中,重视实现和谐...
关键词:教学实践 和谐 教育 文学 古代 中国 教学内容 大学生 
汉代“《诗》源观”的实质内涵与建立目的
《芒种(下半月)》2015年第7期59-60,共2页曾毅 张华林 
重庆市社科规划培育项目(项目编号:2013PYZWL08);重庆三峡学院校级重点项目(项目编号:14ZD05)
汉人建立起了"《诗》源观",他们认为《诗》源内涵与建立目的均与汉代《诗经》学有紧密的关系。为何具有源头作用?汉人认为是因为《诗经》具有政教功能,这就是汉人认为的《诗》源内涵。故而他们一方面以政教功能批评屈骚、辞赋;另一方...
关键词:《诗》源观 实质内涵 建立目的 政教功能 政教统绪 
《中国文学史》“孔子删诗”说之教学鉴赏设计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5年第2期153-156,共4页张华林 宦书亮 
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编号:142002);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项目(编号:14SKL10);重庆市社科规划项目(编号:2013PYZW06);重庆三峡学院教改项目(编号:JG120617)阶段性成果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一卷论及"孔子删诗"说,但对"孔子删诗"说的提出、流布、影响等问题都未曾论述。通过清理相关材料,可知汉初陆贾首次提出孔子编定《诗》一说,而司马迁则在陆贾的基础上,从编《诗》方式、标准、目的等方面提出系统...
关键词:“孔子删诗”说 提出 接受 影响 《诗经》学 
唐人称《毛诗》经传文献为“毛诗”考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第2期77-79,共3页张华林 刘辉 
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高校文学阅读鉴赏课程群实践教学及评价机制联动研究"(142002);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项目"两汉三国时期<诗经>在巴蜀的传播研究"(14SKL10);重庆市社科规划项目(2013PYZW06);重庆三峡学院教改项目(JG120617)
《史记·外戚世家》云:"周之兴也,以姜原及大任。"司马贞《索隐》谓:"按:大任……《毛诗》云‘挚国任姓之中女也’。"张文虎、顾颉刚、赵生群等或认为此"毛诗"之"诗"乃"传"之伪,或认为"诗"下脱"传"字,当作"毛诗传"。而事实上以"毛诗"指...
关键词:《史记索隐》 《毛诗》经传文献 毛诗 脱字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