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辛延乐 李艳花[2] 张辉[1,2] 杨兴旺[2,3] 杨春彦[2,3] 尉杰忠[2] 刘春云[2] 肖保国[4] 马存根[1,2,3]
机构地区:[1]山西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030001 [2]山西大同大学脑科学研究所,037009 [3]山西中医学院"2011"协同创新中心/国家卫生部临床重点专科,030024 [4]复旦大学华山医院神经病学研究所,200025
出 处:《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2015年第4期288-290,295,共4页Chinese Journal of Neuroimmunology and Neurology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2年面上项目(81272163);山西省国际科技合作项目(2013081058);山西省回国留学人员重点科研资助项目(2014-重点7);山西中医学院“2011”培育计划项目(2011PY-1);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8011082-1)
摘 要:近10年来,由于神经影像和分子生物学迅速发展,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的诊断取得了长足进步。相比之下,其治疗仍然举步维艰。了解神经变性的细胞和分子机制,寻找真实有效的干预靶点、提高疾病预防和治疗效果是临床神经科学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近年来人们发现诸多神经变性病呈现相似的病理和重叠的临床表现,它们之间存在类似的细胞和分子机制,免疫炎性反应形成的微环境是其共同的细胞学通路,而其中Rho激酶(ROCK)的异常激活可能是其共同的分子机制之一。研究表明通过抑制ROCK的活性能够减少免疫细胞的炎性反应、抑制中枢神经系统一氧化氮(NO)、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炎性因子产生,改善炎性微环境保护神经元,同时抑制ROCK活性还可促进神经突触再生和神经干细胞动员分化。综上,ROCK抑制剂(Rho kinase inhibitor,RKI)有可能成为神经变性疾病的潜在药物。本文就RKI治疗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的潜在可能和相应机制进行简要综述。
关 键 词:RHO激酶抑制剂 神经系统变性疾病 免疫炎性反应
分 类 号:Q781[生物学—分子生物学] R741.05[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