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豫南花鼓戏的乡土性特征  被引量: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郭德华[1] 

机构地区:[1]信阳师范学院音乐学院,河南信阳464000

出  处:《黄河之声》2015年第7期115-115,共1页Song of The Yellow River

基  金:信阳师范学院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研究成果

摘  要:戏曲的乡土性是指具有乡土情味的故事情节、唱腔音调和方言道白等共同构成的既"土"且"俗"的戏曲审美特征。而所谓的民间小戏是指由劳动人民集体创作并演出的,载歌载舞、说白相间,有相对完整故事情节的小型舞台表演艺术形式,通常称为"二小戏"(小旦、小丑),或"三小戏"(小旦、小丑、小生)。民间小戏在乡土情味中产生,又在乡土情味中成长,它大多诞生于乡村,更擅长和喜爱表达乡村"愚夫愚妇"的生活和情趣。

关 键 词:乡土性 花鼓戏 民间小戏 豫南 表演艺术形式 故事情节 审美特征 集体创作 

分 类 号:J825[艺术—戏剧戏曲]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