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孙丽丽[1] 章璐[1] 朱秀静[1] 郭静[1] 姚雪燕[1] 薛爽[1] 王国春[1] 焦劲松[1]
机构地区:[1]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内科,北京100029
出 处:《中华神经科杂志》2015年第8期668-671,共4页Chinese Journal of Neurology
摘 要:1982年,Rune Aaslid将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TCD)应用于临床,TCD逐渐成为诊断脑内动脉狭窄的重要方法,而TCD微栓子监测始于20世纪90年代,最初由Spencer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患者的术中监测时发现固体栓子信号[1],随后发现心房颤动、颅内外大动脉狭窄等均可检测到微栓子信号(microembolic signals,MES).MES是预测脑卒中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有报道称结缔组织病患者颅内血管也可出现MES,如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白塞病、Takayasu动脉炎等[2],这对结缔组织病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相关的病因机制提出了探讨,同时拓宽了TCD微栓子监测的临床应用范围,对于这类MES产生的机制及临床意义尚未明确.我们应用TCD技术检测我院SLE患者的脑动脉MES,探讨SLE患者脑动脉微栓子的信号特点及临床意义.
关 键 词: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 脑动脉微栓子 微栓子检测 ERYTHEMATOSUS TAKAYASU动脉炎 颅内外大动脉狭窄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分 类 号:R743[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R593.241[医药卫生—临床医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