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肿瘤患者高凝状态的危险因素、发生机制及实验室检测  被引量:65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静[1,2] 张侠[1] 

机构地区:[1]北京军区总医院肿瘤内科诊治中心,100007 [2]山西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太原030001

出  处:《检验医学与临床》2015年第15期2284-2287,共4页Laboratory Medicine and Clinic

摘  要:高凝状态也称为血栓前状态,是指在多种生理及病理因素下引起的机体内皮细胞损伤、抗凝活性减低、纤溶活力降低等功能失调导致的血液凝固性增高,是机体血液凝固机制紊乱、动态失衡的状态,有利于血栓形成。 Trousseau 教授1865年报道1例游走性血栓静脉炎为首发症状的胃癌患者,首次揭示了恶性肿瘤、高凝状态及血栓形成之间的相关性[1]。静脉血栓栓塞症(VTE)作为恶性肿瘤重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肿瘤患者死亡的第2位原因,其中深静脉血栓栓塞与肺血栓栓塞是实体恶性肿瘤最常见的并发症[2]。本文就恶性肿瘤患者高凝状态的危险因素、相关发生机制及实验室指标检测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减少血栓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

关 键 词:恶性肿瘤 高凝机制 危险因素 常规凝血检测 血栓弹力图 

分 类 号:R-05[医药卫生]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