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编者找“触点” 搭乘高效“直通车”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杜燕飞 

机构地区:[1]浙江省衢州市东港学校

出  处:《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2015年第7期26-28,共3页

摘  要:缘起 某教师在执教二年级上《中秋节》一课时,在学生了解了中秋节的来历以及各地相关庆祝活动后话锋一转,讲述了汶川地震的情景。那催人泪下的图片,那凄婉的配乐无不让在场的师生动情,加之教师煽情的演讲,大家久久沉浸于悲痛之中。顺势,她让学生写祝福给汶川的孩子。课堂上用了近十五分钟时间在此环节。教师用心良苦地营造了浓厚的氛围,调动学生的一切感观,收获了满满的情感体验。初看以为此环节的设计匠心独运,教学效果出人意料。但我们不妨来看看本课教学目标之情感目标是:调动各种感官,从活动中加深对节目的喜爱之情。对比目标才是点醒了梦中人,显然,这堂课的设计是游离于目标之外,与本应创设的欢庆气氛背道而驰。看似热闹又不失深刻,实则无效而失味。

关 键 词:直通车 《中秋节》 编者 对话 汶川地震 庆祝活动 情感体验 教学效果 

分 类 号:G623.15[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