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彭英龙[1]
机构地区:[1]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浙江杭州310028
出 处:《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4期119-129,共11页Journal of Ningxia University(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摘 要:张枣的十四行组诗《跟茨维塔伊娃的对话》主旨极其复杂。从总体上看,此诗可以从三个"面向"出发加以考察:历史、诗歌与救赎。前两个方面与臧棣所认定的20世纪90年代诗歌的两个主题即"历史的个人化和语言的欢乐"相对应:组诗以个人化的方式对"茨维塔伊娃"和"我"所在的两个时代做出了描述和评价,并以"词的传诵"对由于时代中的某些强力因素导致的生活贫乏化进行反抗。这一反抗最终经由"对话"和"变革之计"通往救赎。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