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肖荧鑫
机构地区:[1]重庆人文科技学院,重庆401572
出 处:《大陆桥视野》2015年第16期109-110,共2页New Silk Road
摘 要:合格的公民既要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也应具备相应的法律素质。大学生是祖国的栋梁与未来,也是实现社会主义法制社会的重要主体及主要的推动力量。大学生法律素养的高低体现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高低,通过学习和掌握法律知识,培养法制精神,是一个公民法律素质的基本内容。高校作为大学生系统接受法制教育的主渠道,目前,时常有高校学生违法犯罪的现象发生,这不仅暴露出了当前高校学生法制教育薄弱的问题,还对高校大学生法制精神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通过围绕三本高校学生法制精神培养的必要性及培养现状,对新形势下三本高校学生法制精神培养途径展开初探。
分 类 号:G645[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