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同济大学附属上海第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一病区,200072 [2]同济大学附属上海第十人民医院护理部,200072
出 处:《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年第21期2600-2601,共2页Chinese Journal of Modern Nursing
摘 要:1982年,美国学者 Benner[1]最早提出护士能力的概念,认为护士能力是在各种变化的环境中,护士履行工作并取得令人满意结果的能力。2003年国际护士协会(ICN)发布了国际性通科护士能力概念,将护士能力界定为护士在临床实践中有效应用知识、技能和判断的表现水平[2]。虽然目前“护士能力”的定义仍然缺乏统一性,且其评价标准及评价方法呈现多样性[3-4]。但是重视和发展护士能力,使护士具备符合临床要求的能力以保障护理安全和护理质量,是国内外护理管理者和护理教育者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在有效培养临床护士能力的探索中,国内外有些学者开展了对于护士能力影响因素的研究,除定量研究外[5-7],有些学者还从质性研究的视角分析护士能力的影响因素[8-9]。本文从能力发展的视角出发,对国内外护士能力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和量性研究结果进行综述,系统地提取了影响护士能力的因素,以便为护理管理者和护理教育者在临床护士的能力培养方面更有效地实施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和依据,最终实现提高临床护士能力,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的目的。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