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迎[1]
机构地区:[1]暨南大学,广州510632
出 处:《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5年第8期112-113,共2页Masterpieces Review
摘 要:艾略特的"非个人化"理论把对有关文学传统、惯例和创新的问题重新提到文学批评研究的首位,其理论认为任何诗人都不能脱离诗的传统而单独具有完全意义,诗人的创作过程、表现情感具有"非个人化"理论这三方面的含义。在艾略特的诗歌写作中,尤其是《荒原》,却也明显存在着"非个人化"理论背离与贯彻的张力,面对这种事实的悖论,创作者在创作中又该如何在传统和个性之间寻求平衡?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3.14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