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王阳明的格物之说及其美学可能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竞飞[1] 刘月明[2] 

机构地区:[1]长春师范大学文学院,吉林长春130032 [2]吉林大学公共外语教育学院,吉林长春130012

出  处:《社会科学论坛》2015年第8期39-46,共8页Tribune of Social Sciences

基  金: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宋儒的道德文章及其文化精神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吉教科文合字[2013]第567号

摘  要:由朱熹到王阳明,理学产生了一个"心学转向"。在这种背景下,"格物说"在理论以及生活实践中的地位再一次得到了凸显,并且受中国哲学固有的一元论思维影响,带上了一种超越性的色彩,因而显示出一种由"知识论"向"美学理论"延展的可能。但另一方面,"格物说"又是与其形上主义母体紧密相联的。一旦脱离其形而上学的理论母体,"格物"便有可能蜕化成一种实用主义或是科学主义的话语,而这二者反过来将彻底消结其美学功能及审美意味。而在真实的文学史中,"格物说"最终催生的,则是一种另样的"文学技术论"。

关 键 词:朱熹 王阳明 格物 美学 

分 类 号:B244[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