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长春师范大学文学院,吉林长春130032 [2]吉林大学公共外语教育学院,吉林长春130012
出 处:《社会科学论坛》2015年第8期39-46,共8页Tribune of Social Sciences
基 金: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宋儒的道德文章及其文化精神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吉教科文合字[2013]第567号
摘 要:由朱熹到王阳明,理学产生了一个"心学转向"。在这种背景下,"格物说"在理论以及生活实践中的地位再一次得到了凸显,并且受中国哲学固有的一元论思维影响,带上了一种超越性的色彩,因而显示出一种由"知识论"向"美学理论"延展的可能。但另一方面,"格物说"又是与其形上主义母体紧密相联的。一旦脱离其形而上学的理论母体,"格物"便有可能蜕化成一种实用主义或是科学主义的话语,而这二者反过来将彻底消结其美学功能及审美意味。而在真实的文学史中,"格物说"最终催生的,则是一种另样的"文学技术论"。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