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义务兵征召的“低容征率选征制”特征:困局与前景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罗敏[1] 

机构地区:[1]军事经济学院国防经济系,湖北武汉430035

出  处:《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5年第4期64-69,共6页Journal of PLA Nanjing Institute of Politics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2012年度军事学项目"经济波动背景下大学生征募的制度稳定性与政策弹性研究"(12GJ003-227)

摘  要:在义务兵征召的实际操作层面,我国长期实行的其实是一种"容征率"很低的"选征制"——无论正式法律规则如何强调所有公民服兵役的平等义务,实际的现役兵役义务总是选择性地由少数人承担;在"低容征率选征制"背景下,现役兵役义务法定的"强制性"在现实运行中基本失效:或表现为供给过剩约束下的"无需强制",或者表现为供给不足约束下的"强制不能"。因此,高素质兵员有效征召的决定性因素不是外部强制,而是从军意愿。在诸多影响因子的合力推动下,我国已经很难逆转地进入高素质兵员供给不足常态化约束的时代,在从军意愿不足且容征率很低的情境下,强制性征召高素质兵员的经济和道德成本会不堪负担。从近、中期看,高素质兵员足额稳定的征召,可以通过现有制度与政策框架的局部调整,以较高的经济和道德成本为代价部分实现。但是,从长期趋势上看,全志愿兵役制是中国兵役制度改革的基本方向。

关 键 词:义务兵征召 低容征率选征制 从军意愿 全自愿兵役制 

分 类 号:E0[军事—军事理论]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