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露璐[1]
机构地区:[1]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出 处:《哲学动态》2015年第8期76-82,共7页Philosophical Trends
基 金: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社会转型期的中国乡村伦理问题研究"(11AZX008);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重点研究基地项目;江苏省第四期"333工程"培养资金资助项目的研究成果
摘 要:农民的行为选择是否遵循理性原则,是国内外长期关注和争论的问题。本文基于对四个典型村庄的田野调查,认为乡村改革进程带来了农民致富冲动的强化和经济理性意识的成长,但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中生成和强化的"土地情结"依然存在。商品化、市场化的发展,为乡村社会转型中农民理性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逻辑前提,也为"理性新农民"的生成提供了条件。而加强农村道德建设,则是塑造具备文明素质和职业道德的"新农民"的必由之路。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