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力”和“理”:当下抗争剧目研究的主要路径评析  被引量:4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军洋[1,2] 

机构地区:[1]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上海200433 [2]多伦多大学政治学系

出  处:《湖北社会科学》2015年第8期21-28,共8页Hubei Social Sciences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十二五’时期八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公共服务体制机制创新研究"(10zd&009);留学基金委联合培养博士生项目(2014-2015);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卓越博士培养计划"项目

摘  要:学界对于农民抗争策略的研究大体上可以分为依赖于国家力量的"依法抗争"、依赖于行动者自身的"依力抗争"和依赖于社会关注的"依理抗争"三个分析路径,每一个路径在解释抗争事件的同时也内在预设了前提条件,比如"依法抗争"中的"有利之法"假设,"依力抗争"中的规模门槛假设以及"依理抗争"中的政府回应假设,只有满足假设解释才能够有效。之所以出现这种问题,主要是因为研究在关注策略选择的同时忽视了行动者对目的的追求,实际上行动者在利益诉求的指引下,对于任何策略的选择都是工具性的,仅仅是根据政治情境的变化权宜选择的结果。因此,研究的关注点应从策略本身转向策略选择的影响因素,其中尤以抗争议题、行动者行动能力和政府回应方式三者最为重要,对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研究有助于更为全面地理解抗争事件。

关 键 词:依法抗争 依力抗争 策略选择 影响因素 

分 类 号:D0[政治法律—政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