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药物联合化疗治疗原发性心脏血管内皮肉瘤广泛转移1例并文献复习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洵[1] 吕蕾[1] 汲克强[2] 赵弘卿[1] 

机构地区:[1]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第二人民医院呼吸科,214002 [2]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第二人民医院胸外科,214002

出  处:《疑难病杂志》2015年第9期972-973,共2页Chinese Journal of Difficult and Complicated Cases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No.81201829);无锡市卫生局科研计划项目(No.ME201202);无锡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No.CSE01N1216);无锡市医管中心项目(No.YGM1112)

摘  要:患者,男,41岁,因咳嗽、胸闷伴痰血1月余于2012年5月3日入院。入院查体:患者体温、血压未见异常;心界扩大,心音略低。胸部CT:(1)右心房内占位;(2)心包及左侧胸腔积液伴左下肺部分不张;(3)右上肺大泡伴双肺斑点片状模糊影(图1A)。心脏超声提示:(1)心包积液;(2)右房内占位性病变(大小约28 mm×37 mm,其游离缘可见多条飘带样回声随血液摆动,其中最长者约30 mm,舒张期可达三尖瓣口)。腹部B型超声、头颅CT均未见明显病变,拟诊为“心房占位(恶性肿瘤可能)”。患者胸部CT提示有双肺有斑点片状模糊影,考虑为转移病灶,因患者右心房肿物随时有脱落导致猝死可能,故行右心房肿瘤切除术,因双肺已有广泛转移灶,仅行肿瘤姑息切除术未行淋巴结清扫。术后病理:(右心房)恶性肿瘤,结合肿瘤细胞免疫标记:Vimentin(+)、 CD34(+)、CD31(+)、Bcl-2(小灶性+)、Ki67(50%,+),病理诊断:(右心房)血管内皮肉瘤。患者术后虽然胸闷症状改善,但始终持续咯血,量约100~200 ml/d,逐渐加剧,予垂体后叶素及卡络磺钠、立止血等对症止血,治疗效果欠佳。术后4周复查胸部CT提示:双肺片状模糊影较前明显增多,进展迅速。复查心脏超声提示:右心房内肿瘤复发,占位体积约为14 mm ×17 mm,经与患者充分沟通后在止血治疗同时启用IAP化疗+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 Endostar )靶向治疗(异环磷酰胺1.2 g/m2,每天1次,连用4 d,阿霉素50mg/m2、卡铂AUC=5,第1天,Endostar 7.5 mg/m2,每天1次,连用14 d靶向治疗),治疗后第2天患者咯血渐止,仅为少量痰血,第7天痰血完全消失,停用止血药物。患者连续应用2个疗程IAP联合Endostar治疗后,未再出现咳嗽及痰血,再次复查胸部CT:双肺病灶吸收明显。第3�

关 键 词:心脏血管内皮肉瘤 化疗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 分子靶向治疗 

分 类 号:R732.1[医药卫生—肿瘤]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