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质可分,分类方法各有特色;体质可调,防病治病独具优势  被引量:14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赵进喜[1] 张洪钧[2] 张惠敏[3] 贾海忠[4] 施怡[2] 吴双[1] 王艺霖[1] 肖永华[1] 朱立[1] 

机构地区:[1]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中医内科教研室,100700 [2]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体质医学门诊,100700 [3]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4]中日友好医院中西医结合心内科

出  处:《环球中医药》2015年第8期947-950,共4页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摘  要:中医体质学说源远流长,经历代医家努力,日趋完善。体质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与辨体质、辨病、辨证"三位一体"诊疗模式,逐渐受到重视。但体质分类方法众多,阴阳分类、五行分类、三阴三阳分类以及九分法,各有特色,应该结合养生与临床治病实践,引入临床流行病学、量表学和分子遗传学方法等,进行深入研究。

关 键 词:体质 分类 五行体质 三阴三阳体质 九种体质 

分 类 号:R22[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