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与价值视域下罪过构造中的心理事实研究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永升[1] 贺国荣[1] 

机构地区:[1]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重庆401120

出  处:《江汉学术》2015年第5期43-50,共8页JIANGHAN ACADEMIC

基  金:中国法学会部级课题"犯罪事实的证明因素研究"(CLS(2012)D182)

摘  要:在事实与价值的哲学视域下,作为犯罪成立或证成的中外犯罪论体系都融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于一体。主观归责,即罪过成立与否是犯罪成立判断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链条。刑法学意义上的罪过是规范意义上的概念,其构成可分为规范性的心理事实和规范性的价值判断,二者齐具方可主观归责。行为人行为时的实然"心理事实",是自然主义立场的心理学的"心理事实"。它由认知活动、情感活动和意志活动构成。规范性心理事实是立法者基于特定的价值立场,从心理学意义的心理事实中萃取出特定的因素或状态构建而成。犯罪故意和过失构造中的规范性心理事实,虽然同是从行为人行为时所有心理事实的规范性萃取而得,相较而言,前者明确具体,后者抽象笼统。

关 键 词:事实判断 价值判断 罪过形式 犯罪故意 犯罪过失 心理事实 

分 类 号:D90-053[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D914.1[政治法律—法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