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小RNA治疗从实验室到临床需突破的瓶颈限制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陈艳[1,2] 张翠萍[3] 付小兵[3] 

机构地区:[1]解放军总医院生命科学院,北京100853 [2]北京军区总医院药理科,北京100700 [3]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全军创伤修复与组织再生重点实验室暨皮肤损伤修复与组织再生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48

出  处:《感染.炎症.修复》2015年第2期114-117,共4页Infection Inflammation Repair

基  金:国家"973"计划资助项目(2012CB5181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121004;81230041;81171798)

摘  要:微小RNA(miRNA)是由18~24个核苷酸组成的单链非编码小RNA。研究预测,人类基因组中超过60%的基因受miRNAs调节.miRNAs在各种生理、病理过程和疾病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分子生物领域一个新的研究热点,当前miRNAS的研究发展迅速,获得了重要的研究进展,但miRNA研究仍处于早期阶段,尤其面向临床应用时,许多现实问题和技术性瓶颈仍有待于解决。

关 键 词:临床应用 微小RNA 治疗 实验室 MIRNAS 非编码小RNA 人类基因组 MIRNAS 

分 类 号:R394[医药卫生—医学遗传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