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谭好哲[1]
机构地区:[1]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山东济南250100
出 处:《山东社会科学》2015年第10期48-55,共8页Shandong Social Sciences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时期基本文学理论观念的演进与论争研究"(项目编号:10BZW011)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新时期文学理论发展的总结和反思首先需要对一些宏观性问题的整体考察与系统综合,包括新时期文学理论观念的演进动因、历时进程、共时结构等等。新时期文学理论观念的演进是社会历史、文学实践以及理论自身多重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有其历时进程与共时结构。就历时进程而言,新时期文学理论观念经历了由新时期之初的一元垄断至八九十年代的多元分化、再到九十年代后期以来走向综合创新的辨证历程。从共时结构来说,则以对文学基本性质的认识为主体和思想轴心,以对具体、局部性问题的研究和对文学理论自身学科性质、学科建设的反思为两翼,形成了一体两翼的整体结构组合。对这些具有内在关联的宏观性问题的考察与综合不可或缺,它们涉及对于新时期文学理论的基本特征、精神风貌和总体轮廓的概括与把握,也是具体性理论问题研究的认知前提与论析参照。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71